可是,这种理解的偏差难道是孩子的问题吗?
事实上,无论妈妈再怎么对自己的真实意思进行解释,都显得很苍白。这句简单的回答背后反映出来的,是父母对孩子心理诉求的忽视、对孩子面对伤害时的麻木,以及物化孩子的价值标准等问题。接下来,我们将对这一事件进行仔细分析。
第一,面对来自男生的“恶作剧”,女孩虽然已经感觉到对方给她带来了被羞辱的伤害感,但是仍然劝慰自己,“这是在开玩笑”,并找出“看在小学六年同学的情分上”这样合理化的理由原谅对方。她之所以对自己的真实感受选择压抑,是因为她除了压抑,似乎别无选择,因为本该最能保护和理解她的父母,也认为她没有价值,不能给她心理上的支撑。
第二,妈妈的话,明确地传达了父母的价值观:只有厉害(优秀),才配有选择朋友的权利。如果不厉害(优秀),连表达自己的资格都没有。所以,孩子在父母心中的价值,也需要依靠“优秀”来衡量吗?难道孩子之于父母,存在的本身不应该就是最有价值的事吗?
第三,父母将“优秀的”同学用“厉害”这个词表述,反映出家长本身“唯学习成绩论”的物化标准,简单地说,因为标准太过单一,所以就会出现强调可以物化的成绩,而忽略对人性理解的现象。父母的潜在逻辑是:孩子因为成绩不好,所以就“不应该不和别人玩”,换言之,成绩的好坏决定了一个人选择朋友和生活方式的资格,这实在是一种匪夷所思的物化表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