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,我用一个笨拙的比较来说明,因为我知道没有恰当的方法。
当我们真正理解一首诗时,我们对于诗人的了解是在诗句中所了解到的——没有什么传记智慧,它对于我们完全理解我们所要理解的东西是有价值的:走近我们的自我就是这诗歌的主体。但是,当我们以相同的正确方式品味诗人的其他作品时,主体在结合的过程中具有多重性,它们相互完善,相互说明,形塑了一首个体实存的复调音乐。
以这样一种方式,从符号的给予者,即过往生命中的语词的言说者中,在诸神以单一身份为我们升起的时刻,这声音的主,太一,出来了!
上与下
上下相联。期望与人而不是与上帝交谈,他的话不能实现;期望与上帝交谈,而不是与人,他的话会引人误入歧途。
有一个传说:一次,一个受上帝启示的人离开生命界进入一片荒地。他在那里游荡,直到来到一个神秘门之前。他敲门。里面传出问话:“你到这里想得到什么?”他说:“我向人类称赞你,但是他们对我的话充耳不闻。所以我来到这里,向你诉说并想得到答复。”“转身离开吧”,里面传来声音,“这里也没有人听你诉说,我已经将我的听力融入常人的充耳不闻之中。”